CBETA 電子佛典的建置和推廣

  我在臺大教書的十八年中,曾兩次向國科會申請獎助到美國做研究。兩次我都選擇去加州柏克萊大學,因為它有個藏書非常豐富的圖書館。第一次(1992 年)去時,因為接觸到 e-mail 和網路的新科技,使我回臺後一頭栽下投入佛學網路資料庫的工作。第二次去柏克萊大學是在 1997 年 9 月,而這次去美國的因緣,促成「中華電子佛典協會」(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,以下簡稱 CBETA)的成立。1997 年,臺灣大學「佛學網路資料庫」的建置工作持續在我的研究室中進行,我把工作交給杜正民和林熅如負責。他們已跟我做了好幾年,可說是駕輕就熟。1997 年 9 月初,我很放心地去美國,大約到了 10 月時,我接到杜正民的 e-mail ,他告訴我有一位名字叫蕭鎮國的佛教徒,手中有 25 冊 CCCII《大正藏》電子檔,準備送人。我聽了很高興,馬上回信請杜正民以臺大佛學研究中心的名義去跟他聯繫,他就很有可能給我們。果然蕭鎮國先生答應將電子檔送給臺大佛學中心。這是 CBETA 成立的第一個最重要的因緣。

大覺寺法會悼仁俊長老

【世界新聞網/紐約訊】為紀念新州同淨蘭若前住持仁俊長老圓寂一周年,美國佛教會將在2月5日(周日)上午10時,在大覺寺舉行紀念法會。除誦持佛號、迴向,亦將播放仁俊長老「法影一生」的影碟,免費提供素齋及長老生前著作。仁俊長老在美弘法近40年,曾任美國佛教會會長及大覺寺方丈,創建印順導師基金會及同淨蘭若。大覺寺地址:3070 Albany Crescent, Bronx, NY 10463。查詢電話(973)401-1633或(718)884-9111,電郵...

總編輯的話 ──《佛青慧訊》

佛教經論中常有對修行者不同個性的歸類,例如:法行人信行人,鈍根利根,或是《清靜道論》說的六種性行。依修行性向所做的區分,有點像是眾多心理學派中的性格分析。科學證明人類性格大致穩定,藉由學習卻可以做許多反應上的調整。 性格分析真正目的,其實是在於了解自我的特長與缺失。因為,從心理學來說,當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獨特的優點時,人生上許多因自我設限所造成的問題也常能迎刃而解。若放在修行上角度來說,發揮自我特長,不僅和其所選擇的行門深入有關,也展現出每個人不同的修行特質。特殊的修行特質,各各不同,別人想學也不容易學得來。...

追憶恩師 ── 仁公老和尚

2004年(老和尚當年86歲),我有幸陪老和尚回台灣進行「春季弘法」,那時印公導師在花蓮慈濟靜思精舍靜養,所以,我們一下飛機就立刻趕去慈濟靜思精舍,探望我們的印公導師,這是老和尚每次來台必做的第一件事。

這種始終如一的尊師重道風範,值得弟子們認真效學。之後,順便在慈濟醫院做身體檢查,發現老和尚得了早期大腸癌,就這樣留在花蓮慈濟醫院治療,做了二次大手術,待了將近三個月。與此同時,最榮幸的是我能有機會親近我們最尊敬的印順導師。

四眾景仰的仁俊長老

一代高僧仁公長老,告別人間轉瞬一週年。回憶過去,每逢佛門四眾聚會的場合,我總是向在座的嘉賓介紹:仁公係印順導師座下,碩果僅存的一位大善知識,繼承師志,弘揚人間佛教的法門龍象。如今,這位難得的法將,正見正行具足的大德,隨著印順導師圓寂六年後,在台北慈濟醫院,安詳捨報。惡耗傳來,四眾同悲,感歎眾生薄福,佛教界大損失。

諸行無常,有生無不死。緣生緣滅,法爾如是。但凡情未了的眾生,即使有修有證,而「所作未辦」,「未度苦海」者,面臨至親的訣別,仍然是悲情難抑,傷痛萬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