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974年01月08日-01月22日)

(總18120字)

元月八日記

拚得挺住自己,才能吸得住人;這必須練成為法忘軀的精神,才做得到。

柔戀處,立刻大掉轉個身,丈夫血性才埋沒不了;情,籠絡不住你;法,才救得了你。

治病:必須不存病心,以法安心,以力振心,以念養心,則能不因病而弱心惰身。

學佛法,不論男女老少,在家出家,要做到一個真字,必須養成不折不扣的貞烈性。

將臉上的(世俗)神氣給消滅了,讓心頭的神明旺足了,自家的志性才能昂揚而緊正。

以自己的力,鼓動他人念佛之氣;以自己的氣,提激他人為法之力;這才是真會用氣力的人。

從恭敬中,養安詳心、行端正事。

於病困中,常振起跳關越卡、衝鋒陷陣的神志、精神,力勢始不致隳落。

大挺持的人,都從不在乎苦惱,全當得險毒中練出來的。

學法,要有挺激氣;求法,要有柔伏心;有了挺激氣,則神志必貞固;有了柔伏心,則慧性必明成。

發心,最大的得力處:叫你最初的一步踏實了,最後的一念也清楚了;踏實了,則不疑;清楚了,則不懼。

空洞處,不求充實;虛妄時,不痛自喝住;豈但徒喪命光,抑且抑人善根!

元月九日記

有第一線的精神,才做得第一等大事——發菩提心。

念,是最有力的練心之法;常以正念,深念法者,其心必昂健而明朗。

無嚴淨之僧,則難有殊特之俗(在家信眾);出家者,於此不深生愧激者,在家眾則殊難得益。

人情佛教易行,人格佛法難立;不能以人格佛法淨化人情佛教,則日久弊生,滅法之因肇於此。

真祖師都是鐵骨電眼,有大出息的人。但,如果我們祇知道學祖師,便成為個沒有大出息的人了,因為不能深觀時代、善應時勢。

出世門中無正僧,入世門中少正人;入世門中無正人,出世門中少正僧。在這時,世出世門中都急需人的時候,有心人千萬要在這「正」字上著得力、盡得心。

悲淚。真求法、為法的人,淚總是一直掉到心底裏,心才湧上眉梢頭。

凡掉過真淚的人,才有真血性;真淚,是滌除大業障的法水;真血性,是激出大悲心的法力。在這時,學大乘法的人,要揮得這種真淚,湧得這種真血性,才能將大乘挺性薰透得入神,大乘精神提足得透頂。

凡真掉過熱淚的人,眷顧眾生的眼睛就永不再閉了,照見正法的眼睛也永不再昧了。

真發了心的人,情上沒有淚,只有德。情是對等的關係,德是絕對的護念;情拘,德不拘。真發了心的人,為法常流淚、常擴德。學佛的真依憑處、真受用處,全從這裏來。

擺脫掉世俗情見,才運用得出格手眼,真導世、真格人,全靠這副手眼。

做人,必須練成一個朗朗正正的生命,才不會過著困困縮縮的生活;於生死中有大作為的人,都是以朗朗正正的生命,擺脫掉困困縮縮的生活而成的。

勇氣透頂的人,於大難就不再愁眉不展了;猛性到底的人,於正事就不再裹足不前了。

念佛的念,要從心底裏提上來、心頭上透出來,這樣念,嘴唇上才不會滑過去,眼頭上才不會錯過去。

大善知識,是佛法思想上最有力的酵母,學人經過他一點一撥了,思想上就發酵得透虛透明、極深極廣,對一切就看得清、做得穩。

善知識給人最大的助力:說明了你的來路,開導了你的去路,把你的來路去路都打通了;讓你從此來得寬、去得大,不再枉受迫害險惡之苦。

善知識都有一雙穿心眼、轉性手;用他的穿心眼,看透人們內心深處的傾向,因勢利導;用他的轉性手,點醒人們眼前淺處的躭著,循級向上。惟有大乘善知識具有這麼種手眼,惟有極端重視這種手眼的人們,才有希望做這麼種善知識。

突破小圈子的封鎖,就能拓開大境界的遠景;從大境界中將心念涵育得非常虛明,將心境拓展得非常綿邈,將心力鍛練得非常足實,心海中所湧現的法境便層疊無盡,所流出的法味便濃淳無比,所濡染的法智便受用無盡。

不降低、節制、絕盡自我姑息的,任他手頭寫得多好,口頭說得多活,到頭來,還是依然故我。

持志氣:以志激氣而不使氣,氣魄才展得開,氣概才挺得實;以氣運志而不抑志,志性才持得切,志力才蓄得深。

我戀著生命,生氣就差了;顧惜生活,生根就滅了;大有作為的人,這些都揮得開的。

貪口腹的,決不易培養真福德;逞口辯的,決不易獲得真智慧。

死心學精進的人,疲字永遠沾不上他的心,大血性就是這麼激發出來的。

不知道生死利害的,血性決激不足的;不知道生死利益的,悲性決運不徹的。真發心學菩薩道的,於此二者,思得痛切,做得開闊,其心肝、其膽魄,始能警人而勵人。

盡心而思,其慧照始能深而明;盡力而為,其悲願始能濶而徹。

省一時氣力,增無限劣性。細想想,够慘哩!

工力透不過人的心,給人的印象怎能深呢?把劣性剿絕得一念不生,透頂的朝氣便簇湧而上了。

與劣性決戰而勝了,就不再有遲鈍性了。

學力不透,語鋒不銳;學識不廣,語路不寬。

敬任何人的心一差了,當下便與菩提心脫節了;所以,真能持養菩提心的,莫過於敬。

元月十日記

以大慚責力,掀大愧激氣,始足以言精進、談學識、論德業、擴胸襟。

沒有從細觀念中,徹底掀翻過來,決不會有劃時期的進步。

以舌鋒刺人之語,轉為悲心點人之語,這才是善用舌根作佛事的人。

生活上,平正而掀昂得起;生命上,健強而柔新得切;生死上,進發而警掉得快;發過菩提心的,都具這種絕特的作略。

剛得絕不發暴,柔得絕不被激,菩薩道的大力大用,全從這上面見出;這是學佛者的絕對受用處。發透了菩提心,才能獲得這絕對的受用。

用笑臉迎人,以敬心待人,什麼火氣都全轉為和氣。

無人見處,貪心制得住,貪行掐得斷,入世為人精神,出世為法信願,就都從這裏紮根了。

平日怠忽慣了,一做正事便不能從容就緒;真精神、大規格,就這麼樣被泯滅掉的。

身體一惰,心力一疲,口頭一滑,我們就沒有力量,也沒有興趣推動法輪了。出家人弘化難收大效、透效、真效,其因在此。真有血性者,務須切誡,切奮!

真學力不足,決不能大弘佛法;真工力不够,決不能高樹法幢。於此等處,吾人若無重學如命之感,若無重行如眼之念,決不足以奮透學心、振發行願!

若有二三肯痛懺、能苦學,挺拚得、真捨得的硬骨漢;余雖捨命捐軀,亦必竭力維護之、成就之,絕不使其失望。

真發心的人,都從三處著力:一、絕不肯認得空洞、泛雜,二、絕不肯想得淺淡、枯澀,三、絕不肯做得苟率、虛應。當今之世,無論在家出家,談發心,談為法,必須將這三者,措得心、發得力,才真能為佛法激茁生機、振發生氣,予人以新鮮之感、雄暢之力。

予從今日起,徹發二大願:盡未來際,施人以無限之力;盡未來際,施人以無遮之眼。

生活得振動、昂動的人,才能真動得、真通得;真動得了,生死才困不住;真通得了,生命才擴得開。具有這種志願的學佛者,才真是個學的。頭腦裏的陳腐氣不抽盡了,新觀念怎也吸不進去,新力量怎也轉不了他。

大慚愧人,心地上煩惱痕迹都很少;因為消融力足,痕迹著不了。

腦子柔得不粘一物,則能深通法海、深吸法味、深得法力;心念剛得不懷一氣,則能正攝一切、正為一切、正成一切。

知道自己淺薄,向深處鑽,向明處闢,識見則挺得起,識量則擴得透;知道自己浮虛,向真處做,向正處會,慧根則植得固,慧力則透得達。

有一個尖透力的腦子,有一片寬厚性的心地,慧力則能察透一切,悲力則能涵潤一切。

將佛字看作生活上最高的象徵,將法字看作生命上的最大軌準,將僧字看作生死上的最大力願,身心就不空洞、不虛妄、不孤獨了。

真淚的價值:只要揮的是真淚,哪怕是一滴,其沖刷力、滌清力,也等於四大海水;因為它能將精神上的積垢,私心上的雜穢,一下子捲消得非常多。

以法字養命、導命,則財念淡、邪念微;以法字照命、沐命,則人心明、淨德增。

我們的腳跟著地,才挺得住、扶得起人;我們的力頭透天,才頂得住、拉得起人。

念與心:以念攝心也平得心、提得心,這叫做有心人;以念關心也發得心、用得心,這叫做大心人。

大血性人,其眉目都是挺直的,因為他的心是直的。

心頭的勇氣一足了,心門前的防護力就強大了,許多邪私便竄不進;心底的猛氣一够了,心竅中的追捕力便綦緊了,許多詭譎便匿不住。

在這時,真立志學佛的,務須緊抱著一決絕觀念:切不可讓三寶再救我們了。因為被三寶救的次數太够多了,若再脫了節,又不知要待若干劫,才聞到三寶名字。

念佛的四字訣:清,重,平,恒。以清止濁,以重止浮,以平止亂,以恒止忘。

取巧討便,最容易除消自家血性,眼睜睜地向戀懶中埋葬。

念頭上用過堅苦心的,識見則能細到,慧照則能邃透;魯莽氣、昏著性,就弭治掉了。

給規模自己看,人樣子才挺練得够像樣;給力量自己看,人體統才維繫得够格兒。

學佛做人,必須盡量爭取四度:強度,深度,廣度,正度。強得絕不撓,深得絕不淺,廣得絕不狹,正得絕不邪;具此四度,則一切始不可量。

慚愧聽自己用熟了,許多俗念、俗行必可剋除;勇猛氣給自己練足了,許多小心、小氣必可消融。

暗地裏,逼轉得自己;明地裏,才昂進得自己。

收不住自己的心,決做不了自己的事,也顯不出自己的力,更盡不了自己的分;所以,講修心,應該先收住自己的心。

徒褒古德,不能切效其行;妄貶今德,不能擇取其長;此等人究有幾許知見、幾分力量?一起「混」念,便糟蹋了自己;出家人將「混」字掛在口頭上,真是太少愧激氣了!

深思不足者,無遠見;探發不暢者,欠苦學;今日法門中最急需之事:莫過於深思苦學。

處今日之際,不激起大奮力,不銳用大韌力,其學決無足可觀,其行決無足可取。

學佛法,不論僧俗,定要發一強烈願:所學所行給人足觀足取。有了好品德足以給人觀,人才感到寧泰、肅敬;有了好印象足以給人取,人才感到澄潔、鮮豁。

學,須活變而不失其真;行,須堅確而能制其誕!此學此行,始足以導世而永不誤世。

元月十一日記

存諂心者,決無剛性;無剛性者,則不足以學正學、行正行;故真做人者,必絕諂而養剛。

大處立得定、持得清,凡事則為人著想、為世設想,然後始為自己著想。

學行有劃時期的大變革,始有真像樣的大進步;真發了菩提心的,學行上始有劃時期的大變革,也才有真像樣的大進步。

腦筋奮得透的,思力之鋒始能銳;心念昂得足的,識力之光始能利。

做成任何難事、好事、正事、希有事,唯一秘訣:百倍勇氣,千倍恒心。

只要我們具有勇氣、至心,什麼疑難、困阻,都能一一破除、衝出。

把勇氣看得比生命更重,這種生命才有真活氣;把猛性看得比(物質)生活更重,這種生活才有真活力。

不與一片苦心相照的生活,這種生活都非常貧陋、枯澀,生機、生力都顯不出,這便是自消、自萎。

於孤獨處,孤明炯照、孤忠懇到、孤行不倒,則永不孤苦、孤弱,必能有為、有展。

今日法門中最空疎處:志不立,氣不作,格不健,學不足。真想為法門爭氣的人,從這四個字上賣得命,盡得力,才是個不斷佛種的人。

在這時,必須痛念法難,苦思國難;(點)人(之)心始能不甘沉腐,(為)法(之)心始能越發鏖烈;數十餘年來,此念無時不懸縈於心。

忘了亡教之苦的人,則永絕佛性;忘了亡國之苦的人,則永絕人性;真想作一世出世間的大正人,無一甘心忘此二苦的!

予於此透心徹髓矣!

絕不做人中的稗子,絕對做人中的優種。

修學佛法,學得神志踴躍不已、點喚不休,法力則能湧發不已、特卓不爽,到得這時,則能永遠作一法人,再不作非法人了。

意志上與疲混作過殊死戰的人,將疲混性徹底剿絕了;說話、做事,才另有一番清新氣氛醒人腦筋,健實氣概動人心弦。

以絕待之力斷一混字,才不會再向污泥臭溷中轉去滾去;以超拔之志撇一苟字,才不會再向誑處諂情中亂攢胡攢。

要做一個活靈活透的漢子,先需做一個死鏖死挺的人。

絕不慣戀自我的人,才能將三寶永遠推向二乘與三途中去。

向外,用得緣,不為緣縛而能擴,擴而不已;向內,抓得心,不為心拘而能展,展而不縮;這便是最能善用法,最強有力的人了。

向大處剛得久而進,所勘驗、體握到的就無限了;向深處柔得活而通,所識受、觸吸到的就無邊了;剛柔得這麼底分明,若修若學、若行若藏,就都有個真境界,安頓而導展自己。

對自己,用得拔刀過關的毒手;待他人,拿出剖心開膛的血魄;這才有番真做人的體架,真為人的胸襟。法門中,有了這樣的人物,鮮氣活氣便遍地溢發了,豪氣健氣便徹天震動了。我們大家發心,做個這樣的人物吧!

接引人,口頭上真能點出活路的,決不作俗泛語、支雜話;提攜人,手頭上真能導入活路的,決沒有虛應酬、假體面;大善知識,總是這麼簡明而實切。等閒心,忽視了這樣的口和手,善知識的本色、本領,便不能窺見分毫。

念佛的心,念得靈切準到,心力與佛力則能當下交融。這時,感受到的加被力就分分明明底了。

從自我上,起痛心、痛悔,對他人給予自家的種種苦惱,就不覺得痛苦了;佛法中大力量人,全從這種痛心、痛悔中,猛掉轉過來的。從這裏,點開學佛的真竅穴,許多苦話、酸淚、埋怨、叫屈,就一起收拾盡了。

讓病怕你,你決不要怕病,精神就永不會癱瘓下來。

仗三寶力,感得了兩雙健手靈腳,將它們切實地全用來為三寶服務,才會感到更靈健、更莊嚴的身手呢。

我們本身的激發力不够,許多人雖引進到三寶中來,總不能使他們得到特殊感受,引起絕大變革;不久,還是感到依然故我、渺茫無著,信心便退失了。這,我們必須痛省切學、謹言篤行,才有番真力量給人瞧哩!

我們要做個蓄得住、拿得出的人;人們才會伸出有力的手,來接受我們的東西;才會張開有光的眼,來觀察我們的品相呢。

肯得將命賣在三寶上,你的命就成為無價之寶了;肯得賣這樣的命,你的膽氣就大如天、厚如地了。

心,散得近於亂了,不肯立刻收拾它;一個「守」字,便做不到了。

心源上,濾治得清淨了;念根上,涵培得厚透了;正知、淨行,才能與自家不隔離。

弘法必備的四個條件:真,健,慨,等。以真顯淨,則人不輕;以健顯願,則人不疲;以慨顯施,則人不離;以等顯公,則人不怨;千辛萬苦的鎚鍊,才能具備這四個條件哩。

要談復興佛教,先得振興自己;自己真地振興起來,佛教就隨時站得起來。(不是佛教衰,而是出家者自身衰)把自己看作是三寶的真實代表者;渾身渾心當下,便增加得無限的重力了;腳下的一片土,就像山一般的重了;一切情誘、見逗,便失效了。

拚得用力,捨得賣命,肯得用神;生活上的格局,才陶鑄得大;生命上的力勢,才熏積得雄;生死上的手眼,才運用得淨。

將小計較、小算盤,一起拋開去;立刻將大念頭、大三寶,提上來;大心力——菩提心,展開去;大丈夫的氣質、氣象,都是這麼創練成的。

學佛法,學得心地極重、極厚了,心力極活、極利了;許多苦惱事情、艱鉅問題到了面前,就鎮定得非常泰然,承當得非常自然了。

智力被人看輕了,看作是最極可恥的事;當下奮勵得起,苦學法,勤修福,智力便會增強起來。

和自我猛拚過,得勝了;袒護自我的念頭,便死絕了;真正的氣概、氣勢,從此就沒有東西掩蓋得住了。

菩提心作主了,小心弱相、虛情巧言,就都一概撇開了,直下便浩蕩地勇往邁進。

元月十二日記

隨和中,沒有一股明烈氣做襯裡;稍一久了,便柔滑浮率得失去骨力。

慚愧心配合著無所得,運用得成熟了,名利得失,便了不介意了;這是出家者去罣礙、得輕安的最簡捷法門。

對他人,小處計校的,從來都成不得大事;對自己,小處絕不放過,才會健全得無懈可擊。

天下事,莫難於逼自己做一真切人,亦莫難於為法門得一真實人。予於此,有無限之愧,亦有無盡之願!

於剛中,提足了心、抖擻著心,讓心力一直騰漲、揮發,做人就決不再瞻顧徘徊了;於柔中,化融了心、活潑了心,讓心光永遠朗透、通徹,對人就決不冷峻廻避了。

發菩提心的「發」字,就是叫我們把自家心底裡的悲,發湧抽吸上來,熄滅掉心頭的瞋火,不再暴勃出猙獰面目;將心眼裏的智光放射出來,照破了眼前的黑暗,不再迷茫得頭昏眼花。

菩薩精神的偉大處:對自己,一切收拾得了;對他人,一切公開得了。

大根機,都從不著小痕迹、小嘴臉中來。

菩提心,發大了、用熟了,身體就動得靈靈健健,口頭就說得暢暢透透,手頭就用得輕輕快快,意識就通得寬寬達達了。

不忘自家的菩提心,到什麼處,都是一片光明。

抓得住菩提心過生活的,默默中,常會消融掉許多無謂的煩惱與怖畏。

心地不重者,則深學難載;無深學者,則語彙浮散,意亦龐雜;欲除此病,惟苦學耳。

元月十三日記

勤儉習慣,在任何富足環境中,能保持著;對自己、對他人,都有莫大利益。

今日出家眾,必須知有所應學、必學、切學,而非學不可;身心方能免於浮散,志性始可因之而振奮。

生命氣勢絕不肯弱一毫,佛法擔子才不肯鬆一肩;有了這麼幾個使勁漢,法門就不會冷落得駭人了。

生命上,有個大念頭點轉自己、大勁道挾穩著自己,才會明健得不迷不倒;菩提心,就是個最大的念頭、最大的勁道。

討了人的便宜,必為人所拋棄;討了自家的便宜,必為自家所誤害;所以,最討不得的是:便宜。

熬得眼皮為法的,面皮才寬鬆得開說法;挺得腳跟做人的,法根才深透得入神。

在這時,要存個:沒有東西給人看,決對不住人;才肯得發憤學佛法。

無慚的人,沒有一個不殘己的;無愧的人,沒有一個不虧己的。真欲止此殘、補此虧的,唯有至慚大愧耳。

發心,就是把一個最有力的觀念直透到心底裏,將生命中最大最深的潛力抽發上來,使身心常感到充實、強旺、舒泰、曠通,做成個識見上、慧觀上、德能上、器量上的飽和性的人;這個最有力的觀念,就是菩提心。

發菩提心,應該把握四個字:敬,切,勤,恒。敬,則能通一切人;切,則能鑑一切事;勤,則能健一切德;恒,則能成一切願。

人的兩手兩足,其象徵的意義極不平凡。善於用手的人,什麼好事情都做得成;善於用足的人,什麼好境界都行得到。以菩提心,將手足運用得活透了,就成為個超思量的人了。

菩提心觀行得清楚了,什麼壞念頭、鬼計算,就一毫也腐蝕不到生命力了;真氣力、大威德,全憑這操練、薰積而成的。

與善知識通得了心,自家的心才會善柔得如水、晶瑩得如雪;於清涼中,制得自家熱惱,也忍得眾生熱惱。與善知識攜得著手,自家的手才會強勁得有力、寬大得有德;於艱險中,提得自家信願,也激得他人信願。

學佛法者,內在的菩提心,為一大主因;外在的善知識,為一大助緣;向內,能握得、用得菩提心,內則不偏;向外,能依得、信得善知識,外則不歧。

菩提心與善知識:我們記得菩提心,才記得佛法中的一切,才用得佛法中的一切;我們見得善知識,才見到佛法中的一切,才取到佛法中的一切。

記得著菩提心,就忘掉了自家是個窮人兒了,因為內心感到無比的充實;見到了善知識,就忘掉了自家是個愁人兒了,因為內心感到無限的喜慰。

菩提心,能使我們盡量向大處看,向大處做,向大處比,比得我們再也不起自卑感;菩提心,能使我們盡量向深處照,向深處進,向深處探,探得我們再也不起疑懼感;菩提心,能使我們盡量向高處展,向高處昂,向高處擴,擴得我們再也不起捲縮感;菩提心,能盡量使我們向低處緣,向低處注,向低處透,透得我們再也不起悶窒感;菩提心,能使我們盡量向淨處行,向淨處會,向淨處騐,騐得我們再也不起爛污感;菩提心,能使我們盡量向圓處觀,向圓處趣,向圓處廻(向),廻得我們再也不起自私感。

向深處透,向厚處做,向真處用,向苦處緣,向順處警,向逆處消;具此六向者,始足以言發菩提心。

既得六根具足,切不可讓六塵埋沒之;當行六度,以報三寶之恩。

元月十四日記

沒有大痛切過的人,決不能大動的!沒有大悲切過的人,決不能大揹的。我們千萬要立志,做個能大動大揹的人。

真血性人,決不說瑣碎話;真烈性人,決沒有滯澀氣。

學上,虧了自己的人,話就沒有分量了;行上,虧了自己的人,人就沒有力量了;出家,切不可做個這樣的人啊!

做人做得透的,正常反應都非常明快;用心用得直的,非常適應都非常正大。

念菩提心:我們能深深地念熟了自家的菩提心,就能穩穩地操縱得自家的一切;有了這種工夫,生活上的活性就永遠活得透,生命上的健氣就永遠健得足,生死上的勇勢就勇遠勇得妙。

存僥倖心的人,就永遠把自己絞繞動彈不得。所以,真有作為的人,總是首先斬斷掉它。

心不強者,多虛壯語,無切實話,透不開人的心竅;志不挺者,多矯飾氣,無剛堅概,醒不得人的眼神。

混出來的人,是點上的人;靠出來的人,是線上的人;拚出來的人,是面上的人;鏖透了的人,是一切人中的人。

從真工力中做出來的人,人性才會透明;有了這種人,處處就會把人點醒得活活脫脫的。

時間搶到手,用得當而勤的人,命光才能照亮了自己的一切,未來永遠就不再摸暗路、墮黑窟了。

生命上最大的一條根柢——菩提心;把它灌植得深固肥充了,身心上的一切,就會發得四平八穩,神光燦煥。

佛法最興盛的時代,外在盡力護法的多,內在盡念護業、護心的更多;此三護中,尤其是護業、護心的最為重要,吾人今日,當三致意焉。

物上克得己,始能潔己、成己;念上喝得我,始能抑我、剿我。

活在這個時代,要有非常的準備,警常的防備,才不會被安定生活、安逸生命埋葬掉!

持著拚字過生活,才會生活得眉目朗展、生氣盎然;抱著鏖字過生活,才會生活得心肝勁強、生機茁然。

心理統攝得自己,神經鬆開得自己,這是養身、養心的方法之一。

有真痛心處者,必有一種大奮氣、大激情,此氣此情,用足以昂騰自心、掀動自志;但亦足以引起人厭、人嫉,故應深自蓄警,不宜常露也。

慚字,從心頭上喚得警切;愧字,從心底裏衝得上來;為法之念、學法之願、現法之行,才不敢鬆懈下來。

不肯從大福中,猛翻過來,學大精進;現在或將來,必為大暗所覆、大苦所迫。

真勇的人,才撇得絕眼前之福;真猛的人,才捨得開眼前之命;拚得這麼做,血性就熱旺得久,悲性才昂揚得透。

平常的心不浮鬆,所學的方能思維出頭緒來,說得出力味來;平常的話不輕率,所做的方能表現出工夫來,拿得出力量來。

抑與昂:抑得不够柔到底,決不能真抬得起頭;昂得不够挺到頭,決不能真開得透眼。

真人物,都從挺心腸、死工夫、毒手法中練成的。

悲心從心底生得根,愛語才會說得熟切自如,舌鋒就不再刺人了。

當心自己的舌鋒,刺了人的當下,也就刺了自己。

元月十五日記

盡量忘記自己的痛苦,盡心發揮自己的力量;你能永遠把自己的力量,凌越於自己的痛苦之上;你的力量就能剋制你的痛苦,也就真有力量幫助解決他人的痛苦。

真有悲心的人,說話感人,決不刺人;真有智心的人,講話動人,決不輕人。

時時拿得出菩提心給自己看,自己與諸佛菩薩,就沒有一絲絲的距離了。因此,只要不忘失菩提心,你的心路就直接與諸佛菩薩相通,在任何情況下,就都有淨光照耀你,都有活氣轉得你了。

最剛的人,舌頭總是最軟的,眼底都是最寬的;最柔的人,骨頭都是最硬的,腳底都是最實的。做人,做得這麼剛柔到家,生生世世就能常生佛家,永紹佛種。

暗裏的淚流得熱切,躁氣才潤得了,劣氣才化得了,勇氣才提得住,猛氣才展得開。

不斷地用菩提心檢察、鑑照自己,心德虧了才知道隨時補救,心念邪了才知道隨時點轉,心忿重了才知道隨時抑斥,心力疲了才知道隨時昂挺,心境狹了才知道隨時敞擴。

勇氣培養得足了,運用得够了;見到你得人,眼底裏就永遠有個你了,你也就給了他一股大力量。

念不熟自家當下的菩提心,一切佛法也就念不熟了;用不了自家當下的菩提心,一切佛法也就用不上了。所以,菩提心不僅是要發,更貴乎念得熟、用得切。

過得斬釘截鐵的生活,才有頂天立地的人格。

不為自己留情的人,任何煩惱都擒不著自己。

用沸血蒸發掉自己的劣性,用豪情撇脫掉自家的私情,這才是最鮮明、最邁朗的人。

心用得平貼得不昧不誇,不平凡的見地和識量,才能於辛勤體思中,把捉得、推擴得。

生命上最大的受用處——菩提心;學佛法,從菩提心上獲得大受用,內內外外的種種活動、表現,就都不乖情、不背理。

大菩提心,乃是生活上的一道大光明,生命上的一條大道路,生死上的一種大力量;抱著菩提心過活,就能常常以大光明照亮了大道路,培練出大力量。

真從菩提心上,獲得了大受用的,則能受持一切佛法,也能承受得一切苦惱,將它轉為一切功德,化為一片光力。

眼睛一閉,持得著菩提心,便能遮伏許多惑蔽;眼睛一睜,用得著菩提心,便能葆持一片淨真。

將菩提心坐鎮在心頭上,也讓它指導自家一切,我們就不感到空虛、徬徨、瞻顧無依了。

以菩提心觀察、研究一切問題,則能深刻地理會到問題的核心,因為菩提心最客觀;以菩提心處理、解決一切事情,則能公平地體見到事情的原委,因為菩提心最剋實。

發了菩提心的,內在的激動性極強,外在的激動氣極少。內在的激動性強了,則心力昂壯得起,決不捲縮;外在的激動氣少了,則心氣柔得下,決不乖張;能這麼樣,才真能點轉得自己,感動得他人。

口制得緊,心用得靈;眼攢得銳,話說得勁。

真用得菩提心的,心總是那末活暢暢、靈炯炯的;所以,就總是情旺理明得那末均衡。

生命中的大舵柄——菩提心,將它操得穩牢了,航向看清了,心海中的大願船,則能於滔天巨浪中衝風急駛,深入險惡、救渡苦難。

閒靜裡,念得菩提心,則心益覺安穩、貼切;動忙中,用得菩提心,則心益覺勇邁、豪暢。

菩提願持得、托得、提得菩提心,任何打擊也灰不了自己的心,任何困阻也灰不了自己的臉。

大念頭——菩提念——上,立得穩,無謂的戀著,便會立斬、立斷;大願頭——菩提願——上,持得牢,無量的志向,便能持切、持足。

予誓不作戀戀粘粘之人,決作一清清圓圓之人;以菩提願高懸吾心,時時導吾入於清圓之境。

要人家看得清佛法,就得我們當下見得菩提心;要人家重視佛法,就得我們時常顯得菩提願。

三寶的大主根——菩提心,讓它在我們心地上,生得根、發得力,我們才能在三寶門中,做個有根之人,成個有用之人。

深見、遠慮、正聞、堅行,時時向這四者上理會,許多小情見才著不上,小枝節才生不了。

元月十六日記

建立僧格最重要的條件:清正。無論內修、外化,一切都需奠基在清正上;才能避譏嫌、制惡劣,產生實際的良好風氣、影響。

大菩提心一發透了,就能做到四種定了:一、看定了心,不讓它離開當下;二、用定了眼,不讓它迷著現前;三、淨定了手,不讓它粘上爛污;四、拔定了足,不讓它陷入欲泥。具有這四種定性的人,則能一直趣向大正定聚了。

真有了菩提心的人,決不小視自己,也不輕視他人,總是把自他看作平等;因此,見到任何人,沒有寒澀相,也沒有傲睨態。

上等人,把五欲看作電,只是用它而不觸它;中等人,把五欲看作風,讓它吹拂,但不讓它吹成病;下等人,把五欲看作水,常時沉浸在裡面,就會把自己漚得腐爛了。

諂為賤因:卑賤之因——諂;有諂心者,必蓄賤求之念,決無節行。因此,絕諂者,始無賤。

菩提心常現前的人,對三寶決沒有厭足感,對三善根決不起厭倦感,對三不善根眾生也不生厭離感;這樣,才能脫盡二乘氣息。

不發菩提心的,念頭空洞得什麼都竄得進來,力頭微弱的什麼都抵敵不得,眼頭昏瞶得什麼都瞧不清,氣頭暴急得什麼都捺不住;做個這麼種人,有什麼意義哩!

想透了菩提心的重要性、價值性,任他怎樣的世俗無價之寶,也放得下;任他怎樣的救世無限之願,也提得上;由此可知:菩提心,是精神上最大的碾平機,也是精神上最大的起重機。

學法、弘法,全是為著學熟了自家的菩提心,引得起他人的菩提心。大家都抱著菩提心相見、菩提願相處;菩提行就會將許多障礙化除掉,就會將許多光明放射出,讓大家歡喜得氣通、心透地為三寶服務,為人間盡力。

真為佛法著想的,一切都從菩提心上出發,一切也都歸結到菩提心上;有了菩提心做底質、作憑依,人我葛藤、是非勾索,就都絆不住、纏不上,一切也就昂烈得覆不了,平柔得限不了。

時常拿菩提心給自己看,目光就雪亮得了無翳蔽,視野就開闊得心曠神怡;時常拿菩提願給自己勵,心地就火熱得絕不冷漠,豪性就壯雄得氣鮮色旺。

善知識的善,不是局部的善,乃是具體的善;質言之,即是三業徹底翻新的善。對善知識思敬不已處,就是為著學他這種徹底翻新的善了。我們勵學深學這種善,佛法就能從我們三業永劫繁興。

將急峻氣轉為寬泰氣,將促迫性轉為曠涵性,菩提心才養得浩蕩,菩提願才用得靈光。

常思而深思大難,則不著於小帽小味。

元月十七日記

在這時,必須深知空虛可怕、無學最恥者,始能奮學而銳行。

我們必須養成尊敬自家菩提心的觀念,才不敢把時間當兒戲,白白地荒廢了菩提心。

喪失了時間觀念的人,真好事做不上,真壞事就做得準;所以,時間觀念千萬不可喪失掉。

敬三學之念日切,敬三寶之念始能日深。

存諂心者,每多無謂之求;以有此求,則諂常隨之而至。是故,欲斷諂者,必先痛斥無謂之求。

生活上,永不失信於自律;生命上,永不失信於三寶;生死上,永不失信於三學。念頭上、心底裡,將這三不失信,薰持得入神徹性,真信心就與自家永不相離。

把心頭的「覆」,盡量撇開,心力才會上透得了無遮蓋;把念頭上的「恨」,盡力化解,念根才會平展得了無堵阻;光明心與平等心,都是這樣發展開來的。

戀著生命的,一定會使生命萎縮得不能開展;著重(物質)生活的,一定會把生活腐衰得不能興發;做個這麼種人,就會被生死包圍得叫苦不已。

大菩提心,是我們精神上最強的興奮劑,它能使我們的精神,永遠昂烈不已;大菩提心,是我們觀念上最好的清醒劑,它能使我們的觀念,永遠淨健不已。

菩提心就同太陽一樣,只要發了菩提心,心境上就永遠有股新鮮的陽光照射著,和暖明爽得了無陰鬱暗濕之感。菩提心就同月亮一樣,只要發了菩提心,心路上就永遠有股涼潤的月光涵沐著,柔朗怡淨得了無悶覆熱躁之感。因此,真發了菩提心的人,就等於替自己造了一顆太陽和一顆月亮,讓我們永遠活得暖爽而柔淨。

「心為行本」,真發了菩提心,我們的活動和修行,始能正確而清淨。

將善知識的責難,看做醍醐般的開示,則能獲得無限滋潤、無量濯淨之力。

善根的深植,善幹的茁實,善枝的布展,善葉的茂蔭,一切都須在善知識的培育、開導下才成的。

把善知識的責難語,看作醜詆而懷恨在心,那就永遠難徹見、難體認到好善知識的真面貌、真心腸。

我存著愧對一切人的心,我才能永遠發菩提心。

元月十八日記

出家人,將這出字記得、用得清楚,則能拔斷自家罪根,也能拔救許多人。所以,能把這出字用得淨落、善巧,就能真有動力、有出路。

深入佛法必從柔始,以柔故能曲透微密;昂進佛法必從剛始,以剛故能直趣浩蕩。

柔,要柔得有德;剛,要剛得有骨。以柔德運剛骨,則能化諂而融暴。

無福,則不足以潤人;無德,則不足以轉人;無智,則不足以導人;無悲,則不足以涵人。凡欲潤人、轉人、導人、涵人者,必須發大菩提心,以發大菩提心故,於此四者,則必能兼顧、兼學而兼成。

大菩提心的作用:叫你向要處看,向險處緣,向深處安;同時,絕不讓你向小處滑,向昏處埋,向難處墮。

菩提心,是一種大拉力、緊鎖力,內在有了這兩種力,則能盡其所守;大菩提心,是一種大推力、開張力,外在有了這兩種力,則能盡其所為。

有了菩提心撐挺著自己,吃盡任何苦頭,絕不喊冤叫屈,總是一直精誠抖擻自己。有了菩提心提醒自己,看到任何幻境,絕不錯眼昏頭,總是一向勇邁地操練自己。有了這樣的涵消力、覺警力,生命上的精神,生活上的手眼,生死上的步伐,就處處顯得銳健、明快、穩到。

大菩提心用得熟絡靈貫了,眉尖上的愁氣就轉為鮮氣,舌鋒上的利力就轉為德力,手頭上的抑力就轉為振力,腳底下的蹴力就轉為導力,心眼中的惱力就轉為感(激)力;無論做人或學菩薩行,有了這樣的氣鼓舞自己,這樣的力策動自己,就活得青旺旺,做得活鮮鮮底了。

修學佛法,果真要學得够理想,必須常以五事自勉:一、我已發菩提心,誓不退轉;二、我已掀菩提願,誓不忘失;三、我已學菩提行,誓不減折;四、我已有菩提念,誓不荒昧;五、我已獲菩提力,誓益增進。把這五事,推展、深察到日常的一切上,就有出乎意料的活力,把我們的心活透得日大日強,日清日圓。

沒有諂心的人,心頭上的扒手就永遠裁死了,眼底裏的盜賊也永遠補盡了。

發大菩提心,就是叫我們當下徹底翻得身,翻得再也不被什麼粘纏、困陷著;就是叫我們當下具體開得眼,開得再也不被什麼瞇入、障矇。著力用得這樣的身與眼,到任何處,就都運用得一片光與力,照破而挽出許多夢迷有情。

菩提心發得貫徹了,六根、三業都能清健而整嚴;讓人們看到、想到,就都會注慕而傾思。

把菩提心念得柔熟融徹了,你看到任何人,眼睛總是亮睜睜的;想到任何人,心頭總是寬廓廓的;談到任何人,口頭總是淳厚厚的;有了這麼種心量,自家的識界就展得開、創得圓,就不再是個促狹淺陋的人。

我們心頭上有了菩提心做監守者,對任何邪惡事也不敢忽略分毫;有了菩提心作支持者,對任何正淨事總敢得放手做去。

把菩提心看大了,讓它發揮力量,我慢、我見,就被它鎮抑得動彈不得;把菩提心看重了,我愛、我癡,就被它扭轉得輕明不滯。

把善知識的一切善德,念得擁著心頭,心境上的壅塞便排除得開,內在天地就從此濶明無阻;對惡知識的一切惡德,忘得不掛心頭,心念上的厭鄙便放下得了,外在氣宇便從此活曠無盡。惟有把善知識的善,念得滿心滿意,才能把惡知識的惡,忘得不念不憶。

不要記著善知識的嘴臉,只體念善知識的心腸,我們才真能親近善知識、慕念而摩效善知識,做個世出世間最有心肝心量的人。

學佛,得不到真切把捉處,總是由於對善知識的率真處,體認不清或承受不住。此等人,若不猛決地放下體面身心,立刻承當善知識的率真啓導,便難以獲得真依止處。

對善知識的質直處、痛切處,看作是救拔、導攝自家的唯一大力,感荷得難思難喻,體勘得不已不昧,自家才能放得開步伐,做得出格局,以新氣象豁人耳目。

從心底裏涵攝、融化得善知識的德學,心頭上的鑑擇力、寬容性,才會日強日大,把佛法的智性、悲性,表顯得令人感觸;從口頭上讚揚、述陳得善知識的品概,身體上的操守力、嚴格性,才會日貞日整,把佛法的淨性、真性,流露得令人傾歸。

要把佛法操縱在你手裏,你就得先要操縱在善知識的手裡;要把佛法靈照在你心頭,你就得先要把善知識靈照在你的心頭;要把佛法透過你的肺腑,你就得先把善知識透過你的肺腑;要把佛法顯現在你的眼前,你就得先把善知識顯現在你的眼前;要把佛法緊跟著你的腳下,你就得先要不離開善知識的腳下。

離開善知識的指示、導引,而學佛法,很少不做成個知解狂徒,決不能成為知行正士。

真勇猛智,忘我亦不沉空,全用一副豪暢精神,興發到頭。

見到善知識的言論、法彙,立時湧起「心嚮往之」的心境,我們才能為善知識的法力吸得住、涵得透、化得盡、成得足。

對善知識的敬慕够渴切、够熱徹、够久足、够深通,我們於語默行藏之際,才能一貫地接受善知識的加被,提攜著我們,一直面對三寶,永不乖背。

對善知識的工力看差了一眼,對佛法的真骨穴便摸不著。所以,必須對善知識的工力看得準,對佛法的真骨穴才摸得著。

佛法願,不可不發;文字緣,不可不給。

元月十九日記

閒靜裡,防察得明切;動忙裡,施為得闊大;則能無迷著而有正向。

善知識最大的作用:為我們與三寶相見、相通的一座智橋,受到善知識的導介、訓勉,我們才能與三寶見得切、通得靈。

腦海裏,烙印的善知識的德相深刻了,我們的品相就影響得够像樣了。心地上,攝取的善知識的德性明足了,我們的氣度就感染得够像人了。

善知識之所以成為善知識,徹始徹終全從深念、行傚善知識上得來;我們想要學善知識、做善知識、成善知識,對於一切善知識之所以構成善知識的主因,千萬要體認得透,持行得足。

對大乘善知識的一切,無深敬深念之心,體傚之;祇憑自家知力、識量、氣度而學而行,其結局,不落於狂激,便墮於孤寂。所以,欲有所補益則難矣!是故,真為佛法計者,首在對大乘善知識深念深敬,常隨常學。

修學佛法,忽略了善知識的一切,就等於無視了三寶中的一切;久了,就會與三寶脫節得了不相關。從這裡,我們體肯得善知識的價值、意義、重要,我們才能從善知識的言行上、導向上,對佛法的質底、面貌有個具體的窺測、整個的受用。

修學佛法,最極重要的兩句話、兩件事:深念菩提心,仰傚善知識。把緊著這二者,才能貫合而通持得三寶中的一切。

對大善知識深具愧念的人,其人必有真心腸、真肺腑,必能成為大善知識的化身。因此,我們真能常起愧對善知識的念頭,我們才能為善知識的一切提得住、推得進,在佛法中,做個够體統、够心肝的人。

大善知識的指導學人,有的重從淺易處著手;體肯得這種指導,盡力做徹了,深廣的慧識、深厚的悲心,才涵養得成;忽視了這,不是福慧雙缺,便是福慧偏重;決難涵攝一切、普成一切。

大善知識,見地深遠、心地深厚,表面上的所行、所言,一時不易為大眾所體會,故多誤解;於此等處,深察而切思,才能體認出善知識的苦心、苦行。

對大善知識的心境、願行,體會得更深、更廣,我們的做人精神、氣度,成佛作略、氣象,才會壯闊、雄厚。

深深的體認大善知識的心境、心量,自家便能從狹劣的心念中,豁開眼界、擴開心量,從此做個心寬、心大的漢子。

對大善知識的精密、切真處,用得心、著得眼,於許多名利上的取捨,才決斷得明快淨落,保持著自家的磊落光明。

時常體認善知識的德量、心智,我們的德量、心智,才會寬而新、靈而久。

眼頭上看不到善知識,心底裡就是一團漆黑了;眼底裡想不到善知識,心頭上就是一切狹劣了。

把當代的善知識看清楚了,對他們的印象日益增明擴大,以他們的言行,激發而策責不已;自家才有個劃時期性的轉變,劃生命性的受用。

真善知識,其所本必甚明,其所革必甚切;於其所本上持得住,於其所革上絕得盡;故其所倡所為,處處是血性湧發,亦處處是悲心摯懇。

體念得善知識的菩提心,從他的菩提心上觀察他的一切,對他的悲懷、智境,才能以強烈的心念學習他,正大的心力思維他,把自己從小處、卑處,徹底抝轉過來。

把善知識所針對的偏弊,看個究竟,想個清楚,自家的眼力才真淨得曠觀一切,不為一隅、一格所拘蔽。把善知識所擇攝的眾長,學得正確,用得善巧,自家的魄力才充實得深貫一切,不為一行、一門所矜滯。

善知識最注重的四點:識對治,去偏頗,重整體,斥局滯。因此,善知識的心行中,一切以新、寬、通、圓,為趣向,為宗旨。

元月二十日記

漫天風雨,遍地苦難之際,吾之父母、師長、兄弟、姐妹、親屬、友朋等,均皆陷溺其中。吾何忍安!吾何忍安!

時雖末法,但祇須吾人,不因末法世而作末法事;提起精神,激起悲願,正法中的一切氣氛、氣象,則能多少從吾人三業上表現出來。在這時,必有具此願,勤此行者,法門中才有幾分莊嚴,吸得住人的耳目,振得開人的胸襟。

只須吾之菩提心直現眼前,則直覺吾之勇氣無盡、猛性無限,而吾之怖畏亦頓時消失,吾之精神亦頓時沛足,吾之耳目亦頓時豁朗。總之,吾之一切悉皆頓感到光輝而驍健。

國難、教難綦嚴之際,法門中最急需的一種人物:內激志氣,外正風氣。必須有了這種人,或者發心做個這種人,法門中才有一股蓬勃的活氣、昂烈的健氣,使人見到、觸到、感到興奮、清醒,立即起而練之、敦之,始能從枯沉氣氛中,激豁出光鮮氣象。

發心,必備的四個條件:一、不極厭,二、不劇戀,三、不求倖,四、不起怖。對此四者,精細思審,切實體握,菩提心方能應念而起,契心而轉,隨時而增,到處而用。

只須吾之菩提心常現常用,雖深入黑暗備受苦惱,而吾之心頭則光明自耀,吾之心底則安泰自持。

菩提心,為吾之最可靠之良伴、常伴、真伴,以期永不使吾感到孤寂、悶結、困惑。菩提心,是吾之最可靠之善導、力導、恒導,以其永不使吾錯入邪徑、迷宮、歧途。菩提心,為吾之最有用之大力、強力、韌力,以其永不使吾潛萌頹喪、悔退、乖背。菩提心,為吾之最淨徹之明鏡、法鏡、智鏡,以其永不使吾蒙受塵染、垢漬、污腐。

常時面對菩提心,目注菩提心,手持菩提心,足踐菩提心,意念菩提心者,其生活則必正而大,其生命則必鏖而奮,其生死則必明而昂;能這樣攝得、鏖得、用得、敬得菩提心,則能從迷昧化中,徹轉為菩提化了。

真發了菩提心,才真有自尊可言;因為菩提大法為我的心攝取得、牢持著,使我的心之價值、意義、力用、地位等,莫不立時提高;從此,決不敢再忽視、小視自己,作無謂或小成之人。

常見到自家的菩提心,則能見到三寶中的一切;以菩提心運用而受用得三寶中的一切,面對無盡的長時、無邊的大空,則再也不起畏縮之感;因為無盡無邊的長時大空中,到處都是活潑潑、光豁豁底現成佛法。

大菩提心,可說是精神之海、觀念之府。一發足了大菩提心,精神就會活爽得奔湧不已,觀念就茁發得湊絡而來;說的做的,就一起感到新靈巧淨,逗得人的心竅,撥得人的眼簾。

大菩提心,是生命中最大、最久的強者。在大菩提心的培育、伴護下,任何惡見也不能消滅他的正見,任何暴力也不能損毀他的大願。真想生命力發展得大、發達得久,唯有發大菩提心,因為菩提心是通向、透入三寶功德海中的一條大導管。

你的菩提心,果真發的熱得生光了,你就決不再把個窮字著在心上,也不再讓個愁字粘上眉梢;便能一味底輕輕快快地學下去,貼貼切切地做下去,給自己揭開了新生活之幕,奠創了新生命之基;再也不迷戀現時的一切,也給他人扯開了新路線之點,指出了新風光之境,再也不妄執目前的一切。

最能喚醒你自己的,是大菩提心;最能拉回你自己的,也是大菩提心;只要你能肯定大菩提心,是最理想的友助力、師導者,你就會時常和大菩提心交談、交接得不厭、不休。

發了菩提心,最大的力用:從今自動的革變自己,不再被動逼變自己。

鏖得透的,就享得足;做得徹的,也用得靈;有此毅決之志行者,始足以言:為人而為法。

平時體統,維繫得足湊自然;特殊的體見,才能運用得比較自如。

發大菩提心的,對於佛法中的深學深行,才敢得提起腦筋來鑽研,激起血性來探照;佛法就這樣,變成了自己的力量、豁開了自己的心量。

現今佛法衰敗的主因:學荒行弛,愧缺懺虧,足縮私重,著物忘法,見滯情昧。

學虧,則不足以導人;行虧,則不足以提人。予決盡力於學行,誓不敢作一虧三寶之人。

元月二十一日記

湧得起心底裏的熱忱,激得出骨頭裏的熱力;以這兩種熱,掀燒成的高沸,把冷化與腐化蒸發盡了;我們才真能積極地為法為人。

在善字上,摩挲久了、蓄積得深了,一見到善知識的面,才會渴仰不捨;一聽到善知識的話,才會信受不忘。

最能靈轉而切用身心的是善,深植善根而深發善力的,其靈轉性則愈大,切用性則愈足;由是對三寶就不會因難而懼,因深而縮,就能於生死中,學發菩提心,學行菩薩道。

時光,是燃亮命光的最強之電;勤於而善於運用時光,才能將命光燃亮得徹照自他。

因循者必致衰腐,衰腐者必致崩潰、覆滅;激足了血性,痛剿因循,衰腐、崩潰、覆滅之患,始可避免。

菩提心發得足够了,就再不會因身累心——作惡招苦;也不會再以心拘身——專為自我著想。代之而起的,就常是以願策心,以行礪身,無條件的將身心獻給人類及三寶。

做人,做得透底——忘盡自我,骨氣才會足;修學,修得見源——會得本質,願力才會強。有了這麼種的足與強,就能挺挺切切地在生死中,做得人、見得人、救得人、導得人,把佛法的出世意義、入世精神,表現得極分明、極積極。

僧團的內在,缺少分明而積極的做法、嚴正而公平的治法,真正的僧格、僧德,怎麼也培養不成;僧團也不能致其用、展其力。以是,馴致相互因循、敷衍,成為身荒腦滯、學疎行虧之莫名團體。此境、此況,殊覺可慮。

身,勇得不為自己惜命,則能轉業命為慧命;心,猛得不為自己昂情,則能化染情為淨智。

勇得直透心底的人,對自己應做的事、應盡的分,才做得、盡得。猛得直衝腦尖的人,對自己應思的理、應說的話,才思得、說得。修學佛法,必須將心與腦用得勇猛透了,心念上才能湧出力量、燦發光明;把心國整治、照耀得到處新潔,腦筋上才能豁開想像、煥現好境,將腦海澄清莊嚴得了無惱鬱。

真勇了的人,才能自造力量,供應自家,運用自如;真猛了的人,才能自擴識量,擇簡一相,巧攝無遺。

真勇了的人,不屑為、定應為的觀念,極其清楚、強烈;真猛了的人,不應停、常趣進的精神,極其懇到、堅挺。

大乘經所說的發心,簡括地說:就是把菩提心,作為一切生活上的中心。學菩薩行,果真地把菩提心,在一切生活上持得住、用得了,黑暗中便見到光明,苦惱中便感到快樂,幻惑上便立見空淨。

加護:不自誤者則受護,不自戀者則常受念;德足常能加,行深方能受加。

元月二十一日記

一般的心理活動:動粗心,動野心。粗心動久了,無記增而智性減;野心動久了,暴性增而悲性減。特殊的心理發展:發細心,發大心。細心發久了,智性增而無記減;大心發久了,暴性減而悲性增。學佛法,動心與發心辨得清楚,始能不動粗心、野心;而發細心、大心。

輕易接受他人的客氣,就等於叫人家對你不客氣;隨便享受現成的人,將來什麼都不成的。

思利,最易使人鄙;思色,最易使人昏。予為欲保持闊大人格,豁開通徹智性,誓必斷此二蔽障。

大利當前,益能自勵而不顧;大名當前,益能自察而不驚;其人之神志、節概,始能愈明而愈堅。

以血性灌激精神,也以血性沖滌觀念,才會把精神激得昂直通徹,觀念滌得光鮮顯露。

精神上,最賢善的領袖——大菩提心;觀念上,最神聖的統帥——也是菩提心;讓這個領袖作得主張,讓這個統帥行得號令,我們身心中的威德,就足以驚伏魔邪、感化愚迷。

說得修暢,做得整明,都是由於學得認真。說得浮泛,做得敷衍,都是由於學得儱侗。弘法化世,要想說的直透人們之心竅,做的直豁人們之耳目,必須學得真切。

不能深發而切用大菩提心,看來儘管那麼勤苦修學,到後來,也還是難以深見、深契諸佛本懷。

我們持得大菩提心,大菩提心也轉得我們,彼此這麼樣的密切相應,不論到什麼地方、在什麼時候,菩提心就能把我們點撥得極其靈健,練導得非常精強。

把菩提心提緊在你的手裡,也就把無限力量提在你的手裡,任何爛污就粘不著你的手了。把菩提心深照在你的心頭,也就把無限光明深照在你的心頭,任何黑暗就蒙不著你的心了。

把善知識的善,當作清水看,時常用來灌沃、飲潤自己,心行與性向,就會柔平、調順得開展無阻。把善知識的善,當作烈火看,時常用來冶煉、照導自己,身業與志趣,就會剛正、光淨得直敞無覆。

「赤」字與「尺」字相通。(六十三年一月二十一日華美日報第三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