轉老為少的四句話

學佛法最急需的——積極精神,堅忍與精進,成為培鍊積極精神的動力、策鞭。從積極中儲積、顯現正確而強旺的知見與神態,不但菩薩行者應該如此,就是聲聞人也得如此。舉例說:佛在世時,富樓那尊者以悲願去到偏遠而悍野的族群中推展佛化,他抱著果敢無畏的意志勇往直前,滿心滿意的奉獻或犧牲。其次,阿難隨佛修學精進多聞,殷勤侍奉,容忍激刺而結集法藏,所以古德們讚歎他,眼睛和面相就同青蓮花和秋夜的清淨滿月般的光潔豐好,整個佛法就像大海水一樣流入他的心中。舉這兩則現實的事例,正說明了學佛法最急需的——積極精神,不僅菩薩行者亟應具備、發揮,就連聲聞人也得承當義命...

慈心暖於日‧濟德廣如空

一 佛稱日種尊,學佛應觀日, 光能極燦豐,慈心暖勝彼。 修學佛法最主要的是:人與人要能互通聲氣。互通聲氣的要訣:以真誠心覺己立己,以懇切心看人待人,能這樣便是發揮「慈濟」精神。...

聞『正覺音』豁心眼

佛法,為世出世間「正覺」之本。學佛法,一開始,就認清、肯定著這,日常中接觸到的一切,則能立刻理解、辨別他的是非、善惡、邪正,因為佛法的開示,成為念頭上、緣頭上、(大)關頭上判斷的準則。學佛法能得力獲益者,全靠這樣的準則。圓淨無上的正覺者 ──...

二教二施堪效範

我修學佛法的第一位老師 ── 敏公,他在太虛大師創辦的武昌佛學院畢業後,即到天寧寺學戒堂講授佛法,不久,學戒堂就改為正式佛學院;促成、產生天寧佛學院的主力者:敏公及其法弟戒德、佛聲二公,由於他們三公的學力、識力及為法的熱誠,天寧佛學院才得以正式成立,陸續地認真長期授課,一直維持到常州失陷後才停止。 自中日事變後及大陸整個失陷前的十餘年間,天寧佛學院由於敏公等苦撐勤教地講授、導踐,著實為佛教界培育出不少的實際僧材。這都從敏公等的「教澤」中涵育成的。...

佛教興盛中刻不容緩的精警 ── 驚福報狂.愧智慧荒 ──

十數年來,台灣佛教發展得非常迅捷、熱旺、壯大而普及,看來夠興盛的了。 產生此種現象的內涵與遠因:由於佛法流傳於中國各地的時間既長且廣,歷經古代與近(現)代善知識的體究、講授與倡踐,啟發了高層知識份子的信受與解行,也感召得成為廣大群眾的精神的依止與慰藉,基於此種內涵與遠因,所以,才構成了這十數年來的興盛氣象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