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貪為一切煩惱本

從聲聞藏到菩薩藏,對根本煩惱的制斷各有重點,聲聞藏特重制貪,菩薩藏特重制嗔。聲聞以自利為急務,自淨為高標,貪愛是自利、自淨的障壁,必須撤除了,這才能進入自利、自淨的境域。菩薩以利他為前提,度他為主旨,嗔恚是利他、度他的阻力,必須降伏了,這才能成辦利他、度他的悲願。但菩薩道的本質特重清淨,對染心的防範,對治非常嚴,總是儘力遏抑貪愛。再從他的斷證邊看,悟入我空、法空,便斷除一分或多分的我愛、法愛。這樣看,大小乘者的心行中,對制斷貪愛是同樣重視的。

佛法內容的重點 ── 惑與慧,惑是發動有漏的邪力,慧是現證無漏的正觀;學佛首重以慧斷惑。聖教中對惑的類別說得很多,就中說到最重的惑:「三不善根」、「五蓋」、「六根本煩惱」等,都是以貪為首。諸惑中最易生起而勢力最大的是貪,現在約兩點說:一、現行,凡夫的心想大都與貪相應,因為綿密的「我愛」從未停過。就有情的差別性看,有貪行,有嗔行,有痴行等,但貪的現行卻特別多。二、界繫,嗔祗屬於欲界,上二界沒有的,貪與無明就通三界了。平靜澄湛的心海中,情波識浪驀地騰湧起來,莫非貪愛的推盪掀舞。

有情從無始來便攝取了無限雜染印象而熏成了深固徧透的氣勢,渾身渾心都沉淪於情天慾海中。常人都傾向於情愛的培養、滋長,甚至想從這上面作安身立命計,其痴著實太可憐了。繫縛力中最強的要算貪,在貪的相逗相惑下,嗜好特甚的,生命與意志都不顧,在相著相縛中斷送一切。貪愛就同一只高度的電力鍋爐一樣,最堅硬的金屬它都會銷熔得了;人類的生命意志在旺熾的情燄燒灼中,也同樣的會被銷鑠了的。有情在貪的障蔽中,心被染污了,心力只能在世間一分事理上有所發揮、貢獻,絕不能對世出世間的事理作通體的徹照圓證。

契經上儘量揭露貪欲的過患:

「骨聚法,肉段法,執炬法,火坑法,如毒蛇,如夢假借,如樹果,如屠牛者,如殺人者,… 」《雜阿含卷八》。

「欲如熾火,欲如糞穢,欲如膾魁,欲如怨敵,欲如毒器,欲如闇井」《大般若經卷四百八十》。

染污欲,在最淨佛眼的澈照中,根本就是一大毒聚,了無絲毫值得戀著。情染中所見到的色相,總或多或少感到艷麗、柔媚,不自禁地便被他或她吸去了。凡夫不能直從艷相美境上深觀其內在的穢惡,不了知生命是穢惡,真慧 ── 無漏慧便無從引發。因此,只能在「相縛」中討活了。(佛教)聖者撇開境相的外貌而直觀其內在,生命的實相 ── 穢惡,朗然豁然畢露於心目之間,徹見了生命實相,生命對生命的貪著便滅盡了,生命對塵境的耽戀也淡息了。因此.便能透出「相縛」而得自在。著貪與斷貪,這才是凡聖的分野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