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法最重視現實,面對現實,而不可須臾離的現實,不以空闊的心境正視它,對佛法便不得其門而入。

簡括說,現實即是現前實有的一切,從最低的有情到最高的佛陀,都是離不開這些的。佛陀雖也受用現實的一分,但受用的觀念卻與一般人絕對不同。緣此現實,悟此現實,轉此現實,佛法宗要全在於此。

從現前的一切而觀入現成實相,這樣,現實便包含得世出世法了。善巧的學佛者,都是從現象─六塵境上而會入的。捨現象而另求悟入實相,這就同把樓梯拆除了而想登上高樓去,決無此理。現實的外在─萬象森羅,而其內在即諸法皆空,顯豁的外相,本帶著自然的啟示力,只消靜心一察,便可了知其無常或空。但有情對顯豁的外相,卻明確地執為實有,據為己有,身力心力都為著保持這實有而耗蝕掉,現實的困惑力確實可怕。

著重現實窄狹的一面現前實事,對現成實相的一面「空」就看不到。從現實的廣闊面體見現成實相,對現前實事就減輕躭著。緣生無實的幻相,於「無實無實中,誘誑諸眾生」。其實,無情的幻相決不會誘誑有情的眾生,而實是自心中的實執在誘誑自已。這如犬吠影,影決無引起犬吠的情識,而犬卻拼命地看著影子亂吠一陣,這是犬的實執與疑情所使然。心境為實執遮蔽著,對外境的分別力,體察力就昧弱了。

境是產生妄想與正觀的因緣,從它的空寂邊著意,則正觀次第而起;從它的絢爛邊著眼,則妄想歷亂而來。境像一條條的軌道,心像輪盤,心輪在這一條條的軌道上往復不已。這軌槽若是清淨而寬深的,則心輪行駛於其上,穩定邁進,對周遭的物象則明察而無遺。這軌槽若是骯髒而淺狹的,則心輪行駛於其上,顛盪緩滯,對周遭的物象則迷亂而無知。心的境是由環境的影像照射而映成的。環境是心的對象,心是環境的攝取者,無限的心緣無限的境,心與境構成相涉相入的通道。心是知識的根源,而知識卻離不開境,要徹底的識透境,必得先空廓自己的心。

法界無邊,法相無量,這必須心的伸展力強,觀照力深才成。高深而真實的理境,時常呈現出空靈朗耀的意念,與心光交相輝映。理境日闢日擴,心智亦日深日廣,以智趣境,以境啟智,這才能拔出凡俗知見而進入佛法知見中。理境上的思想軌道接不長,則心輪駛不遠,翻來覆去依然陷在暗舊的短徑上摸不出。理境上有真實的出路,才不會昏頭錯眼的闖入岐送。在自己的理境上立得足,安得心,才能從真理的「點」,進入真理的「線」,與真理的「面」。

人多少總有點理境,不過單在某種理境上盤旋繳繞著,對其他更高更新的理境認為是虛渺誇張,不肯細心體會,這是知識分子的通病。理境提不高、擴不遠、鑽不深,一切都在浮光掠影中表現。生活在真的理境中,真的理性才塑造得成。心是理境的體認者,它本來是空淨的,其容積量蘊化力強大無比,調練運用得如法,就同慧海般的產生出種種法寶來。

但煩惱本位的人類,心被無數瑣細的念頭纏裹著,不能透出來看到光明空闊的全法界。因此,大的理境悟不出,大的思想組不成,大的氣魄張不開。從許多「細故」中積成大障,在大障中死去活來,儘管花樣翻新而本質仍舊。粘著在生死境中的有情,本想從境上找出路,求生機的,但因固執、痴暗、熱惱,遮掩著真實的出路與生機,反而墮入迷茫苦迫的圈套中。心頭無迴旋的餘地,眼前當然沒有顧盼的遠境。在自閉自絕中造成蜷曲退縮的人生,雖然面對著風雲變幻山川壯麗的境界,豪興熱情也湧不出,警句妙詞也吐不出,這樣的窘澀頹唐,還談得到生氣嗎?

從沉悶中豁出開闊精神來,新的景象便在望了,所謂「徑路絕而風雲通」。相對的現實中逆多順少,在逆境中往往迫出許多新理境來。這,對於安身立命煞是良緣。逆是給我門開闢心境與環境的機械,但一錯會了它,心境環境便立刻促狹起來!「若人欲識佛境界,當淨其意如虛空」,消散一切煩惱,積集一切功德,全在一個「空」字上。明辨因果,容攝自他,掙脫惱害,非空莫成。把空字作為生活上的指導,一切才撐得開,豁得破,才能探出頭來覓得康莊大道。現實像跳繩一樣,跳得好,則身體健壯,跳得不好,則皮破血流,痛得難受。以空闊的心境來跳這現實繩子,就不會受傷了。

現實即是環境,境與境本是相連相通而遼廓無際的,人類從境上交通,是由心的相感。看來境是一個個的範圍,這不是境的本相,而是人為的劃界。境既然隔裂開來,心也就對峙著,於是彼此相限相衝,造成現實的不安寧,用現而不實的眼光看現實,才能從思議計較,進入不思議不計較中,這樣,便不會相限相衝了。在舊境識境中過慣了,有時生起厭惡心來,想到新境智境中去,但因舊境佔著整個的心,新境頗難建立起來。對舊境厭如腐屍,對新境欣如名香,於動靜閒忙中都這麼著力會,則舊境日消而新境日長了。這,必須具足一豁到底的菩薩心量!

凡夫的心境塵滓太多,必藉「智風」掃蕩,始得明淨通豁。智是從空所生的無礙力用,這約空極智圓邊來說。觀習空義,絕不是撥開有法,而是在有法上著意損減深固的貪瞋等執習。空是法界的總相,有是法界的別相,透入總相而觀擇別相,則一一徧解而無礙。開闢心境,從空闊中高瞻一切,對閒是非、假玩意抹置一邊,把理想中的大目標直下提起。這樣,才能直向毘盧遮那頂上行去!真健氣、大作法,全憑空闊的心境鼓鑄成的。惟有空闊才能孕育成通體的恢廓性。

佛法全從空中施設出來的,我們要正確的體認佛法,契入佛法,必須從空中留心體察。涵養成空闊的心境,趣向菩提的明淨路影就現出來了。在空闊的心境中才能只進不退,而徧遊法界,徧事諸佛,徧學一切種智。空一面能養成自然的超脫氣,一面能流出至極的普利行,「空大悲亦大」,就是這個意思。人離開了空間就活不了,同樣的沒有空闊的心境,也會被困悶而死的。碰著不如意的事,「翻身直向空明境,絕處偏當笑幾聲」,這樣,制妄體真,化氣趣理的功夫才做得上。

現實是考驗,鍛練我們的巨力。看得真、做得活,便能從大強精進中突破一切,消融一切,成熟一切。不然,則觸眼成障,弄得荊天棘地叫苦不已。把空字連貫而運用在現實上,則天機暢、眼界闊,粗鄙穢惡之氣一掃而空。不以空闊的心境正視現實,不是被它誑惑得如同痴漢一般,便是對它畏懼得像猛獸一般,這那里能在現實中立得住足!深入現實,徹解現實,慧命種子全在這上面培植。空闊的心境最難熏得成熟,這必得抱著非此絕不足以興悲,非此絕不足以啟智,非此則流轉惡道,非此則自誤誤他的大觀念,才能自責自逼地邁向空闊中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