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此地半年多了,因為身體差,很少對諸位講課,時常感到抱歉!現在快要好了,在開講之前,我想提出幾點略微說明。

一 考驗自己的根性

真夠資格度人出家的大德,對他的根性總先考驗一番,善根性就度他出家,惡根性決不許出家。在這慎重的選擇下,出家的人總會整齊的,佛教就呈現出興盛氣象。這種大德古來是很多的,現在就太少了!一般說,雖不知道徒眾的根性如何,出了家能領導他們守清規,多少懂點佛法,這已經是難得了。俗語說:「師父引進門,修行在各人」,了生死、得解脫,大都是憑自己的力量。把握而克制自己,在佛法中才找到「新」與「正」的出路。

把出家看作無始至今的唯一大事,從此認清聖凡所走的路線,撇開凡的路線而走上聖的路線,善根性才會一成不變。出家本應專學賢聖法——修四念處等道品,現在做這功夫的人很少,所以賢聖僧就難見到!諸位不要自輕,也不要裝模作樣,更不要怕人笑迂固,發起心來學賢聖法,善根性才穩定得下來。一切不從穩定善根性著力做起,學得再好些,講得再妙些,與真實佛法總不會相應的。

人的根性最會變化,雖然有智慧的人會辨別出來,但這是約一時觀機說的,其實是有難肯定的。根性、是由於根境相涉而熏習成的一種個性。人是離不開環境而生活的,六境是六根的所取者,六根是六境的能取者,根取了境,必須識來了別它,才知道境的性質如何。當根取境與識了境以後,由境映入根的印象與落謝(意)識中的法塵,總是被保存著。大致說、輕微而模糊的印象,在根識中不久就會消失的;強烈而分明的印象,就永遠會保留著,而且會重三複四的由心理「現行」而引起根身的活動。這裏要特別當心!如果是強烈而分明的善印象現行,就會引起我們的善業;若是強烈而分明的惡印象現行,就會引起我們的惡業。人總是善印象現行時少,而惡印象現行時多,我們不能解脫痛苦,全是被它膠粘著。惡印象的現行,是由根識攝取境的雜染影像而熏成的活動性,要消滅這,惟有調練根識攝取境的純善影像。這樣看、善根就是以善法調練六根而熏成的活動性。佛法特別重視六根,就因為人的根性是由它熏習而成的。

「六根就是身心,身心就是自己」(假名緣成的我),以自己的心調伏自己的根身,本是最親切簡易的事。佛在世時,許多弟子們獲得解脫,都是用的這方法。我們要得解脫,也惟有實踐這根本法門。人是會自己知道自己的,許多人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根性,這是太粗心浮氣的緣故。只要時常注意自家念頭,就知道是貪心重、嗔心重、或是癡心重了。以不淨觀對治貪;以慈悲觀對治嗔;以因緣觀對治癡。假使三者都重的話,就必須兼修(不淨等)三觀。觀成熟了,惡根性就會轉為善根性。我們念頭的「拒」與「受」,最要分明,應拒的要拒到底,應受的要受到底。從應拒的方面挖盡惡根,從應受的方面裁穩善根,這種考驗法要做得落力,賢聖才有們的分。

二 從慚愧中求精進

慚愧、普通稱為羞恥。依佛法說,自己作了惡,起厭棄心名慚;自己有了過,見人生羞醜心名愧。對諸佛菩薩的偉大德慧,總覺到比不上而更加敬仰他,叫做慚;對他人的惡行而輕拒它,叫做愧。維繫人倫禮法,防範人類罪惡,全靠著這。釋尊說:人類沒有慚愧心,就與禽獸無別!出家首先要培養慚愧心,進而要具足慚愧心,許多罪惡就遠離了。驕慢的人慚愧心總很輕,覺得自己有知識、有學問,因而自視過高,就會把人看低了。因知識、學問而高傲的人,決不會有真知識、真學問的。

慚愧是驕慢的剋星,討厭驕慢才有慚愧。從慚愧心中體解到佛法的深廣,善知識的可貴,才會浸浴在三寶的光明中。有慚愧的出家人,聽到大眾檢舉自己的錯處,就像害惡病服了名醫的良藥一樣,身心感到說不出的輕鬆。否則、一聽到人家檢舉了自己,就像風力解體一樣難過,這就很難學好了。

不與大眾相處,不尊重他人的言論,慚愧心就難以生起。大眾的長處、善處,儘量底學習他;大眾的短處、惡處,儘力底勸導他。長處、善處學不全,做不真;短處、惡處勸不切,警不悟,總是怪自己慧性薄,悲心弱,猛切地生大慚愧,精進求法的心,才會熾盛起來。

精進、是集中精神向前進展,但這並非賽馬式的奔進,而是緩急處中的求進。所以學法不可太猛,也不可太鬆,只要每天都認真的學,法味就會漸漸濃厚起來。學法是為著求得法的力量來加持自己,使自己成為一個如法的人。契入佛法,必須從精進中學定、修慧、而證入無漏智。真精進學法的人,總是向深處鑽、細處會、大處想、真處做。「自依止,法依止,莫異依止」!以自力依著正法而精進,才能到達究竟地。我們肯得精進,法力與識力便一天高強似一天,身心有了這種力,「自調、自淨、自度」的信念便不可搖奪了。

學法貴在身心精進:禮拜、課誦、作業等,是身精進;聽聞、思維、辨析等,是心精進。亦可說是事與理的精進。通常希求福樂的人,偏於身精進;少數體究慧學的人,偏於心精進,這祇是片面的精進,身心兼用才是全面的精進。菩薩的精進是永無間斷的,就是成了佛還是精進不已。有一次佛病了,阿難為大眾說精進法,佛抱著病站在講堂門外諦聽,真是「精進無減」了。

精進是對治懈怠的,亦可對治放逸。我們對名利要深深知足,對佛法絕不可作知足想。學法才沾了一點法味,就向名利上轉,世俗觀念便強旺起來,這就要放逸了。不肯精進的人總是這樣。只愁自己的精進不夠,總是在精進中修學不已,自己真充實了,說一句話,做一件事,才會恰當而警闢地直透見聞者的心眼中去。從精進中拓寬了理境,在理境中更加精進,才不會被一切私欲遮沒了哩。

諸位才學法感到枯燥的話,應時常生慚愧心,誠求三寶加被;少許懂了點佛法,驕慢心便生起來,應該用慚愧心調伏它;佛法懂得比較多了,求名利的放逸心又生起來,應當用精進心擊破它。具足慚愧,呵斥驕慢,實行精進,對治放逸,是尼青年學法的基本條件。

三 崇樸實而戒浮華

穿衣、吃飯、住室等,是日常生活所必需的。出家人對這些只應求其樸實,不可講究浮華。樸實、象徵著內心的純潔、澹泊;浮華、象徵著內心的染污、貪羞著。佛陀制訂的戒律,對比丘、比丘尼的生活,總是著重嚴格限制而帶幾分頭陀行的。拿穿衣說吧,只准用布染上壞色做來著,拿吃飯說吧,只許挨次乞食,給什麼吃什麼;拿住室說吧,不讓砌得太高或太講究,限制得這麼嚴格,就是崇尚樸實而戒除浮華的證明。雖然信士們布施了美好的衣、食、屋等,比丘、比丘尼也可以穿、吃、住,但這是例外的。在家人講究盡情享受,不是造成家庭的經濟拮据,就是影響國家的經濟命脈(如貪財盜林等),這就會受到國法的制裁。如果出家人也這樣,不是亂向信士打主義,就是盜賣三寶財物,這就會受到社會譏嫌而將來墮地獄的報應。一味的在穿、吃、住上講莊嚴、講可口、講藝術,這就不像本分出家人了。

據律上說,比丘、比丘尼,有的因為相貌好,穿著美,遭到剝奪和命難,或者梵行難;有的因為住室華麗,被盜賊搶刼一空,吃盡許多苦頭,警覺到浮華有害而無益,才會崇尚樸實。尼眾與信女們時常接近,要增加她們對三寶的信念,一定衣著要樸素,住室要簡單,她們看了,清淨虔誠的信念才會生起來。這最要緊,諒諸位一定會做到的。

四 拿定正確的宗旨

諸位學法的動機,許多是想學了會講經,學了會寫文章,這種動機不能算壞,但其中含有許多錯誤成分,不揀剔了,許多壞事就難免了。學法想急求表現,當下就墮在虛榮心中,虛榮是引發貪心的前導,許多罪惡都由貪心而造成。很著急地學了會講經,學了會寫文章,這就是虛榮心在怍祟,隨之而起的便是貪心,罪惡因子便混雜在裏面,這樣學法太危險了!

佛法本是安心之法,學佛法就是學安心法,處處想急求表現,心就安不下來。要心安必須把定兩個正確宗旨:一、「以苦為師」:從身心到現象界的一切莫不是苦,苦是由於貪嗔等集合而招感的,深刻地觀察到自他一切皆苦,才不會集合貪嗔而增加自他的痛苦。自己想知苦斷集,也想教他人知苦斷集,才會認真的學道而求滅度。一分大乘經說四諦為小乘法,並且時常呵斥小乘人,將來諸位讀到這些大乘經,或許不免輕視四諦法,這就太錯誤了。大乘經呵斥小乘人,是嫌他們偏於自利,而不肯發心利他,決非不重視四聖諦。四諦是三乘共法,許多大乘經都這樣說。佛在世時,一開始便發大菩提心的,出家中只有彌勒、舍利弗、目犍連等都是後來才發大心的,他們是聲聞中的代表者,對於苦的體認最為真切。經上說:「諸佛以苦為師」,擴大說,凡是學佛的——特別是比丘,比丘尼等,都應當以苦為師,這是最正確的宗旨,我們應該握緊它。

二、三藏為本:我曾說過:經為法本,律為行準,論為辨門。經文淺深不一,律文廣說事相,論文簡奧難解。有人讀(一般)經感到興趣,讀律就覺得瑣碎,讀論更無法終卷。律與論(特別是論)被許多人擱置起來,其原因就在此。通常說,三藏詮三學,這約偏重說,其實是相通的。三學是我們的本業,要獲得相當了解,非深入三藏不可。三藏為佛法住世之本,不重視它,三寶就不能常住世間。學法必須由淺至深,從易到難,在理解的歷程上才有次第,在行為的表現上才不脫節。

諸位應該以佛法做主課,對世間書籍也多少讀點。小說、除了屬於因果、歷史、警策法的,其餘均不可看。一般小說特別著重情味,看了就會抵消學法的興趣,而且會戕害身心!學法是為著減低情見、情味,而提高正常的趣味;從正常趣味中而獲得高尚的義味,身心就充滿了法樂。對佛教理論要有深刻而正確的體認,才寫得出結實的文字來,味著一般文字,決不會做到這地步。

諸位學法要有定見、定行,以苦為師是定見,以三藏為本是定行。蕅益大師說:「不閱三藏,則智眼必昧」,拋棄聞知就與佛法絕緣了。氣概大、志願高、存心實、行徑正,才能深入佛法而不退。現在中國佛教積弊太深,不深切地瞭解而痛惡它,就很快地會腐化了!佛教中許多根本問題必須重新提倡,重新做起,前途才有幾分希望。這一希望的實現,必須先要有幾個人從本質上表現出不同於一般人的做法。我對諸位談這番話,真是慚愧與感慨交織著!

我是個最愚笨的人,並不能給諸位多少佛法,但是我總希望諸位,務要先培養成幾分違俗精神,提高佛法信念,從這精神與信念中安心學法,細心持戒,才能衝開魔障而進入光明境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