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從宇宙現象上作透視的觀察,無一事物不是瞬息萬變的。由於現象的變化無常,就領會到現象,並沒有如一般所想的本體。多數的宗教、哲學者,總把本體與現象看成因果關係:本體能生現象,現象從本體生。上帝能生萬物,上帝是本體,萬物是現象。總體(哲學上的本體)能生一切,總體是本體,一切是現象。能生的本體是常住的,所生的現象是無常的,這是一般宗教、哲學所公認的。但在論理上便通不過。從佛教的緣起性空,或緣起無常的真慧去看,更覺毫無價值。佛教說有情界的諸種現象,都是依於緣起的理則而假名曰生,與本體生現象不同。從緣所生的一切,都是無常的、空的,尋求不到絲毫的實體。唯識家所說的三能變識,都建立在生滅無常,而又相似相續上。中觀家的緣起觀,也是從十二緣起的一一相依,而又一一的變化上說明的。依佛法看,常則不能生,無常才有假名的生。所以佛教的人生觀、世界觀,都是從無常出發的。這種最正確的事理,只要我們正視它、體驗它,便能使我們實踐正道,證入聖果。

無常觀,智度論分為三種:一、眾生無常;二、世間無常;三、大無常。綜合大小乘經論所說的無常亦有三種:一、觀心無常,二、諸行無常,三、諸法無常。四念處的觀心無常,便是觀察現前的瞥爾妄心念念不停,無有內在的常性可得。通常的唯我論,大抵是指心而言的,現在旣是無常,則不攻自破。諸行(有為法)無常,諸法(賅攝有為無為)無常,皆是從觀心無常中所體悟得的、相同的實際經驗。修習『因緣所生法,我說卽是空』的中道觀者,却能從緣起無常悟入『緣起常定住』的法性空。智論說:『若觀諸法無常,是為真涅槃道』。從無常悟入涅槃,依三法印的層次說,中間要透過諸法無我法印的,但無常與無我是相通的。因為無常卽含有無我的意義,利根者悟解諸行無常,當下亦必通達無我——空,從無常入涅槃決無疑問。『從無常入空門,從無常得解脫』,正好作為這番話的註腳。阿含聖典中多作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系列式的說明;三法印,也是以諸行無常法印為第一;這可見無常觀實為諸觀的樞紐。前四者,是世間的本相。異生雖知道宇宙的現象變化不居,生死無常,感到莫名的痛苦,但終究無法解決它,老是墮溺在無常和苦的漩渦中頭出頭沒。佛弟子修無常觀,觀諸有漏皆是純大苦集聚,對於逼惱身心的諸苦比一般人更敏感,急切地想厭離它。他們觀察到苦並無真實性,全係從貪愛而來,貪愛從我執而起,除貪愛、斷我執,則苦自空。異生少解無常,而不能脫苦;佛弟子深解無常,則能脫苦。這樣,苦與離苦,完全從能否深解無常來分別。

無常,決不可誤解為無有,反過來說,正因為無常所以才有。所謂有,是相續有,非自體有,凡是相續的,無一刹那不在流變的過程中。一粒豆子播在田裡,由吐芽、抽苖、發葉、結實,乃至成熟,無一時不在演化中。若是執為自體有——常,則這粒豆永遠是這粒豆,再也不會結出新豆來。吾人由業感果亦復如是,業種落入識田中,由識的執持、薰習、變異、現行,乃至結生相續,於其間變幻無端。如果執業種為常,則這業種永遠是這業種,絕不能從緣起而構成新的生命。常見者的極端機械論,不但不能建立因果律,抑且否定掉自己及人類的行為價值,這與斷見者的破壞因果是一樣的。惟有佛法掃盡常二見,直從無常上建立因果律,這種旣無常而又不斷的中道論,是多麼的善巧契理!世間的聰明之士,雖然也知道人事在不斷地變異中,盡心竭力思有以補救世道,然而總有點感到不能消患未然的痛苦。世間的動亂震盪,全是由於人類的心理像波翻浪湧般的演變得太迅疾所致。人心的變化,是基於各種不同的要求,善於適應他們的要求,則整個局面就得到相當時期的安定,否則、就不能和樂地活下去。億萬人的心理,旣然變化得這麼快,而少數領導人物的心智有限,如對大局應付失當,便種下彌天的禍因。是故英邁睿哲的領導者,時刻注意到人心的變化,時刻設法來應導這些變化。由於人心的變化叵測,而應付的智慧必得層出不窮,然後始能有濟。惟有善修無常觀得無常智者,庶幾不為偏曲的事理所錮蔽,而能『常權』一切。這同管理機器的機械師一樣,時常仔細檢查機器各部份,少許發覺到有毛病的地方,就趕緊地修好牠。這樣,就不會發生爆炸引起生命與經濟的損失。機械師這樣提心吊胆照料他的機器,全是從禍變無常中提高他的警覺。守常而不達變,結果,什麼都變得失常。無言而能達變(專指正常的應導),却能使社會秩序與國家政治都納入正常的軌道。

善修無常觀的人,對人事關係總想調整均衡,否則、便要偏側一邊抹煞其他。一味重視親友的恩誼,認為只有他們可做自己終身靠山,此外對任何人都看成陌生。一旦與他們生離死別,或因故發生齟齬,從前視為親情骨肉的,現在則變為參商冰炭了。於是立刻感到孤寂、空虛、恐慌、忿恨、氣悶,這是僅知重視小圈子的關係的應有的結局。如果把對親友的心腸推擴到對一切人,做起事來,群策群力的合作者就多了。把無常看成常,這是痛苦的根源。從無常上廣建無限的正常關係,這是快樂的基礎。世間事皆是相對的,找不出絕對的常道。一般說,兒女該對父母孝順,可是父母也該對兒女慈愛,這孝順才能持續下去。設若做父母的專計較兒女該怎麼盡孝於他,而不顧自己對兒女該盡的慈愛,除天生至性的孝子外,其他是不成的。因此兩者之間,要知道心理、性情都是無常的,但却要互相體貼、實踐彼此應盡的義務。這樣做父母的才不致尊嚴太過而失於慈,做兒女也不會刻薄負恩而失於孝。從純粹的道德責任上說,兒女想到父母的生命是無常的,對其生育護視之恩,猶未酬報少分,則衷心愧疚,盡孝盡敬之念,便情不自禁地生起來了。父母知道兒女的性格是無常的,善於教養,則必為良好的國民。為家聲與國族計,寧願自苦其身,總以教育為先,則兒女就不會被躭誤了。這樣看,懂得無常的人,非但不趨於消極,擺脫人事,而且加倍努力編織無限的關係網。當我們修財物無常觀時,了知其性本空,以喜捨心,協助貧困。迨生命無常觀成,於任何時處,皆可捨身捨心,周濟苦難。這種平淡的犠牲生命觀,比轟轟烈烈的殺身成仁更有價值,因為前者是以大悲普濟世界眾生為前提,後者是以完成部分人格與國格為動機。所以佛教的無常觀,是培養最高道德觀念的因素。於此,我們要特別注意佛教的無常觀,是從身心出發的,智論的三種無常,第一便是眾生無常。生命無常而又相續不斷,這是必然而確然的事實,例如一列列的火車從鐵道上飛一般的逝去,當牠逝去時,是無常;而一列列的銜接著向前疾駛,是相續。這一列列的火車,祗要能保持牠的行駛性能時,總是不斷地在鐵道上駛來駛去。我們的生命亦然,受著緣起流轉的限制,這一期的生命住世不久——無常,接著新的生命又開始出現——相續,總是在六趣中輪轉不停。生命雖是無常,而却有暫短的安住性,我們的成敗升墮,全視能否改造此生的行為為斷。善的行為,則感得善趣;惡的行為,則感得惡趣;生命受業力的薰潤,而變現為各趣不同的形態。我們生命的升墮,都由於業力所致,這樣才能奮勇為善,雖遭諸種困辱磨折,亦不會灰心了。不然,表面縱不作惡,而實際亦未行善,久之,則必落入懷疑詭辯的窠臼中去。現在學佛的人,若欲堅定信仰、確立正解、勤修善行,請從生命無常而業力相續的課題開始學習起。

無常,是最有警愓性、勗勉性的。果真知道『無常迅速,生死事大』的人,他決定會極其精懇的懺悔過去,把握現在,在沉痛迫切中砥礪道業,撇盡空泛迷離的生活,希求上登聖域。具足這種堅定的志願,才能在受苦痛而不失望,得到快樂自由的環境而能自警誡。現今中國佛教,應多多培養此種風範的人才。一個老師或傳教師,知道學生和聽眾的智愚是無常的,對那天資特別差的,性質格外劣的,認為這是廣大群中應有的現象,總是忍心耐性的勗勉、啟發、管衛、教授他,把他們當作自己的父母、兄弟、姊妹、兒女一般看待。不久,可能使他們的茅塞漸開,智力增長,氣質改變。把此種心理擴而充之,天下就沒有不可教化的人了。有些人不能抱著這種見解,對那一時不用功的,不受教的,譏刺他們頑強、騃蠢,斷定他們的性情終身不能改變,無可造就,任其虛生浪死,糊塗墮落。這種錯謬觀念,不知道害死了多少被教化的人。對人才、道德、風氣、國家等,直接間接有著莫大的損失。現在辦教育的——尤其宗教教育,首先該對受教育的抱著一顆信心:不論他們智愚賢不肖,終究可以作賢人、作智者,只要我們能有懇切的至誠,耐煩的來啟發他感化他。更重要的,我們要從無常中感到不足,從不足中警寤無常,憤發邁進,誓不因循。提高時代的認識,抉擇文化的醇疵,檢討行為的善惡,如此日久功到,則學深足以服人,德備足以感人。無常,是我們生活上最有促進力的一條鞭策,我們什麼時候失去了它,就在什麼時候開始懈怠、消沉下來。我們要緊緊地握著它,將懈怠、消沉的惡習澈底放下。

中國雖有『天道靡常』、『變易不居』這類話,可是一般似乎特別重視了『常』。自『循環』和『常』與『數』的思想結合後,半儒式半陰陽(家)式的混和論者,認為國家的治亂是數運的,非人力所能挽回。這種思想在漢末滲透到許多知識份子的意識中。魏晉人的豁達任性,放浪形骸的作風,也都是受有它的影響。到現在還多少殘留在一般人的心中。其實一切在無常的演化下,只要我們好好地做,亂的可以變為治,治的還可以變為更治,那裡有一定的數運哩!人性本是無常的,但可以從緣起善巧——無常相續中開展一切,完成一切。有人這樣疑惑:善惡卽都是無常的,惡的固然可以變為善,而善的亦可以變為惡,這不是永遠在善惡嬗遞中而不能獲得決定的善性吧?這要分兩層解答:一、不與法相應的(有漏的)世間善,確係在善惡惡善中盤旋不已的。二、與法相應的(無漏的)出世善就能斷盡染惡,而實現究竟的善。但行者所積的淨善福慧,還是作無常觀。無常,可作無實解。從無量無邊的善法欲中,了知善法無常而又無盡,無常故不執為實有,無盡故益自奮勉向上。生活在無常無盡的善行中,不自矜、不自卑、穩步前進,終必證得無漏的真常淨(空)性。如登萬仭的高峰一般,一步步的向上爬去,半山間的旖旎風光,雖也略加欣賞,然終不掛在心頭眼底,依然挺腰健步的直向上攀,才有到達最高峰的一天。我們在時空的浩蕩大流中,想要扭轉緣起的流轉門,揭開緣起的還滅門,惟有勤修無常觀。這便是無常給我們最大的啟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