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層,佛法之根──般若慧。學佛法透過般若的「無變異性」,體順諸法實相,身心受到實相的覺提、策導而向上、向淨、向菩提,慧命的氣分與氣質,則能漸漸地從三業上流露光輝,活在慧光的體照、慧命的攝持中。念頭的佛法念念不忘,眼前的事相處處不昧,不忘佛法而深愍眾苦,不昧事相而直入「人間」,佛法與人間就不會脫節了。在古代,大乘初興時,這稱為「內祕菩薩道,外現是聲聞」。這是適應(化除)當時聲聞(小乘比丘)的障礙不得不有的權巧;到了現代,大小乘的界畫快泯除了,應該積極的、明顯的,以比丘菩薩的身分深入人間,隨機化導。菩薩道的內涵綜貫而遍通於一切(乘),表面看,氣量寬宏而誓願真實,深觀大行備於一身;從底裡看,菩薩也重視解脫的,因為惟有伏斷了嚴重煩惱,三業才會淨化,淨化三業,乃是三乘的共基共行。從這共基共行上,深會深入得極寂極明,寂得不滯,明得能了(利名炫耀),語默動靜中的儀態風徽,澹泰端健,給予二乘者的印象、觀感,就有真切影響,實際感動;菩薩恭敬二乘,二乘發心學菩薩,就這麼聲氣相通,心念關注的。菩薩能引起二乘聖者的重視,不僅因為深達二乘證境,而是更能見到二乘見不到的勝義。甚深勝義中具有極大、極正的啟示、提回作用;二乘的回小向大(不論因位果位),都會受到釋尊當時與彌勒菩薩、以及後來許多菩薩多方面的誘導的。發心修學佛法的菩薩行者,在上求下化的承荷、學習、攝取而永無厭足、倦勤的願欲中,無道不學,無人不見,因此引起許多人發大乘心、發二乘以及發人天乘心。所以,《般若經》說因菩薩而有諸佛、諸菩薩、諸二乘、乃至人天乘等種種善法。由此可見,最能把握而發揮佛法整體大用的,可說非菩薩莫屬了。

菩薩的另一特徵:遍緣而遍入法界。初發心的菩薩,對十法界名義僅能略知大概;久發心或登地的菩薩,方能遍入十法界及深入四聖法界而廣度六凡法界。(十)法界的界之含義,染因與淨因。釋迦佛致力闡倡的(四)諦(十二)因緣法門的共同點:「因」,所以說「我論因說因」。這個「因」,就包括染與淨,背塵合覺的修證,就為著徹「轉」染因而徹「依」淨因。佛法特別重視染淨邪正之因的擇抉、取捨,這又是與世學、世(間天啟宗)教的不共處。四聖法界的解行與證入的究竟理地──無我我所,證入的門徑──三解脫門。三乘都由三解脫門證入,所見的「法性、法住、法界」,原本了無差異;不過,大乘行者從三解脫門更上層樓,「進觀諸法實相,無自性,空」,即生死而解脫生死,離諸自性執而證入諸法無我之寂滅性。吾人修究佛法的歷程中,身心體究與行願發揮的,都應念念不離於十法界,從四聖法界中淨化自我,才能深入而遍及六凡法界,廣學而實踐六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