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一個道場,樹百年規模!

道場是培養比丘慧命的場所;比丘的慧命能否成就,全視有無健全的道場為斷。規模是維繫道場的準格,而又是從道場中所表現出的如法風格。有了道場必須樹立規模,有了規模才有好的道場,這是相關而必然的事實。 規模是道場的實質,道場是規模的外形,實質完備外形就決定堅固,外形堅固實質就越發充實。從概括說,道場本身就是最完整的規模,本不須另樹什麼規模。從分別說,道場是僧團的一個名稱,表現這個名稱的特質却全賴規模。僅有道場而無規模,則道場就變為一個普通建築物,而不能表現出特殊精神,訓練成純淨比丘。規模之於道場太重要了。...

狂妄的夢者醒醒吧!

把這個世界當作夢看,就要遭到重視現實者的譏評;把這個世界當作真實看,在諸法無性的定律下又通不過。到底這個世界的一切是不是夢呢?是夢!依佛法看,不但動物與人類都生活在夢中,就是諸佛菩薩也是在夢中作佛事。動物的夢做得簡單糊塗,人類的夢做得複雜離奇,佛菩薩雖不做夢,而却在清醒光明中把一切當作夢看。揭破一切夢幻,喚醒人類到真實境地中去,是佛陀出世的唯一大事。...

從調練比丘根行說起

比丘(及比丘尼)是實踐正法趣求正覺的學人,必須陶練成不可搖奪的根性,踐法求覺的事行才能做得圓滿。從佛法本意說,栽培純正根性的比丘,應比栽培學識廣博的比丘看得更重要。純正根性是直趣佛道的基礎,廣博學識卻可運用於邪曲處,具足純正根性而運用廣博學識,始可唯利無弊。 古代中國的度僧法,是重知識——試經,與重根性——試見並行的,到後來只試經而不試見,僧品就逐漸複雜起來。到了連試經也廢除了,僧格就混濫得不成話說。...

菩薩以寬和為本

寬和是-切道德的根源,真正的道德都建立在寬和上。人類純粹道德世界的出現,必以全人類的相互寬和為基礎。和平是人類共同的希望,普遍而平等的和平是人性的最高傾向,以澈底的寬和精神泯沒最促狹的心境,人類始能由這最高的傾向而進入最安全的樂土。寬和是菩薩的基本觀念,但對那些高唱「和平攻勢」的魘鬼卻最討厭,極寬和是對治極偽裝和平的要著。...

發揚大師的四個重點

近四十年來的中國佛教界,始終捨身捨心維護三寶的,只有大師。從大徹悟中得大活轉;從大活轉中求大開展;從大開展中廣施應導者,亦惟有大師。在這忠誠豪邁的心境中,對佛教的法義自是融攝無餘,對有情的悲願更是沸騰不已。綜合古今普為一切的大思想、大作法、大真情,確難作一深刻而具體的說明。今僅略述大師的四個重點。 一 提倡依律成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