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斷貪,先要認清貪與「六根」的關係,六根本身不是貪,但貪的生起、存在,必須以六根為憑依處,因此,有漏位上的六根就不清淨了。根本聖教說:「於六根離欲心解脫」,「六根」賅攝著物理、生理、心理三方面。前五根,是物理,同時也是生理,第六意根是心理。從根、境、識的次第看,由根對境而起識,根的位置居於第一。從另一面看,前五塵反映到五識中來,是由於前五根的映攝力;法塵落謝到意識中來,是由於意根的「無間開導」力,這樣看,根的地位就處于境與識的中間了。貪的不斷現行,一面是由染心透過根而向外著境,一面是由(五欲)境透過根而向內污心,業行卑濁的凡夫,其根門總是與貪相應。「降根、寂根」,貪才斷得了。

約最基本的行門說,「四念處」,第一便是「觀身不淨」,「五停心」首先便說「多貪者不淨觀」,有情大都陷在愛身著貪中,所以應先觀破了這。因貪愛而起的罪惡太多,契經中就說各種法門對治它。「於欲(四如意足)而斷愛」《雜含卷二一》。「四如意足」是定慧相濟而臻于均衡之域,愛染就斷了。「八正道能斷愛欲」《雜含卷二八》,這簡括說,就是戒、定、慧。在戒的調伏中,定的斂攝中,慧的觀照中,「愛欲就會漸伏漸斷」。「阿練若行治五欲」《雜含卷三八》,在幽靜的山林中息心行道,塵念的確減少得多,久了便能斷惑而開悟。難陀初出家時,對於華年嬌妻渴念不已,屢次想罷道而逃回王宮,釋尊勸他勤修「阿練若行」,不久,貪愛斷了便證得四果。「四梵室,……斷欲、捨欲念」《中含卷六》,「四梵室」亦名「四無量心」,對這些修熟悉了,殺、盜、淫、妄就會斷除。「既見無常,使能離欲」《雜含卷十一》。

人類的貪著欲樂,除了滿足生理需要,也想藉這造成溫暖和樂的關係,從這點看,不能說全不對,但常是被它粘著了,便溺在愛河中了。我們在悲歡離合的自然啟示中,對歡合後的悲離的苦惱常加提警,就不會被欲樂所迷了。縱然這一生儘在歡合中,依「諸行無常」律看,自他終必歸于無常(切勿作斷滅想),那時的憂惱還要更甚哩!「愛多者為說無作解脫門,見一切法無常,苦,從因緣生,見已心厭離愛,即得入道」《大智度論卷二十》。悟入了生命「從(染性)因緣生」而無「作者」,對如幻顯現的一切虛誑相,就會任運地厭離愛了。

佛法中所說的智慧,主要是約「出欲慧」說的,同時又「具有厭」義,對於欲厭離得切,生命才會超脫得透。聲聞道特重離欲得解脫,菩薩道也是這樣,釋尊厭欲而出家便是證明。菩薩道最重視清淨,在高度三業的淨化中,涉境度生,譏嫌過患,才能儘量避免。欲是清淨的剋星,撇脫了這清淨才會實視,所以「菩薩無時暫起欲心,慳心」。從權巧說,「即欲成化」的菩薩,表面似乎不太厭欲,但本心是「呵欲」的。「善現!是菩薩摩訶薩雖現處居家而常修梵行,終不受用諸妙欲境,…尚不染心觀視男女,歡笑與語,況有餘事」《大般若經卷三百二十七》,菩薩在淨法的思擇、修習、證驗中,身心與淨法融合無間,對欲的情戀早泯沒了。一般大乘人,對一分大乘輕「藉欲表法」的密意不善體解,一學會了儀式的「作法」,便到處任意號召傳授,甚或高唱「欲樂是道」,這真是佛法中的罪人!